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7:35    次浏览
步入达茂旗小文公乡小文公村,平坦的水泥路向远处村庄延伸,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农家新居在绿树掩映下熠熠生辉,一片片农田沃野飘香,呈现出一幅生产发展、环境优美、乡风淳朴的农村新画图。因地制宜搞好新农村建设来到农民涂秀芬的新家,她正在忙着安装新购买的家用电器。说起刚搬进的新房,涂秀芬的兴奋溢于言表:“搬进新房非常高兴,我嫁到小文公村已经20多年了,终于在今年住上了宽敞又明亮的新房,今年中秋节一家人在新房里团聚,感到特别的温馨。”今年小文公乡实施危房改造1406套,新建18个新村,撤并整合31个自然村。全年全乡基本完成了危房改造、安全饮水、通村公路、街巷硬化、入户通电、标准化卫生室、文化活动室、便民连锁超市等民生项目的建设。同时,小文公乡还着力实施城乡环境治理,集中力量对环境卫生、新村村容村貌进行了重点整治,建设完成改造院墙78462米,改造屋顶16025平方米,更换门窗9022平方米,购置垃圾箱355个,新建公共厕所114座,安装路灯755盏,着力改善了小文公乡人居环境。产业扶贫增强发展后劲刘清是小文公乡马铃薯种植大户,今年他在政府的帮助下盖了一座能储存60吨马铃薯的储窖。刘清说“以前的储窖已经不能用了,不仅空间小,而且漏水问题严重。现在建起的这座储窖又防水,又保温,使我们的农作物有了更好的储存条件,也对下一步的反季销售提供了保障。”像刘清这样得到乡里帮扶的在全乡还有很多。“先建新村,后立产业。只有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农畜产业,才能让农民迁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。”小文公乡党委书记孙斌说道。在新农村建设中,小文公乡通过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循环农业模式,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、特色养殖业,鼓励农民进行有机种植、生态养殖。如今,已培育绿色有机杂粮产品6种,有机禽蛋系列产品4种,有机马铃薯系列产品4种,有机农家肉产品3种。在拉兑九新村建造绿头蒜园50亩,户均分的庭院种植园0.8亩,用于发展绿头蒜种植,带动了周边新村发展庭院种植业。在大井村实施芦花鸡养殖项目,共购买芦花鸡9800只,每户发放鸡苗约50只,以分户散养、集中销售并统一防疫的方式进行养殖。这些特色养殖业的发展,在小文公乡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、一户一业的发展格局,增强了小文公乡各村发展后劲,为农牧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。